UCCA新展预见丨幻景:当代艺术与增强现实
2020年11月28日至2021年2月10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AR(增强现实)艺术特展“幻景:当代艺术与增强现实”,展览由UCCA携手全球最广泛致力于媒体技术的平台Acute Art共同呈现。在本次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Acute Art的应用程序,在UCCA及此次展览合作伙伴,位于798艺术区西入口处的Stey-798观看展出的AR艺术作品。参展艺术家包括妮娜·香奈尔·阿布尼、达伦·贝德、曹斐、奥拉维尔·埃利亚松、KAWS和阿丽莎·柯维德。
妮娜·香奈尔·阿布尼,《想象的朋友》,2020,AR雕塑,尺寸可变。
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在国际旅行、物资运输,以及中国境外举办展览变得愈发困难的当下,UCCA很高兴能以崭新开创性的方式呈现此次展览,并有望以此为全球大规模观众欣赏艺术开启前所未有的可能。本次展出的作品丰富而多元,包括从数字雕塑到充满叙事戏剧性的卡通人物和动画场景,这些分布于UCCA及其周边的作品,即真实存在又裸眼不可见,在为美术馆增添了独特艺术氛围的同时,亦为观众打开了一个几近虚幻的奇妙新世界。
展览“幻景:当代艺术与增强现实”由Acute Art艺术总监丹尼尔·伯恩鲍姆策划,由Stey提供展览支持。
KAWS,《COMPANION(增强版)》,2020,AR雕塑,尺寸可变。
关于艺术家
▼
阿丽莎·柯维德
Alicja Kwade
阿丽莎·柯维德(1979年生,波兰卡托维兹) 现工作生活于柏林,致力于研究、批判现实与社会的结构,思考对于日常生活的感受。有关实践、空间、哲学和科学的诸多概念活跃于她多样的艺术实践中,构成了她的雕塑、影像与摄影作品。2019年,柯维德受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委托制作了屋顶花园项目(the Roof Garden Commission)。2017年,她参与了由克里斯汀·玛赛尔(Christine Macel)策展的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艺术万岁”以及位于丹麦奥胡斯的ARoS三年展“园林-时间的尽头,时间的初始:第三单元——未来”。她的部分个展包括:“阿丽莎·柯维德:介于两者之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视觉艺术中心,剑桥,2019)、“屋顶花园委托:ParaPivot”(大都会博物馆,纽约,2019)、“LinienLand” (装置艺术之家,苏黎世,2018)、“格物致新”(余德耀美术馆,上海,2017)、 “Medium Median”(白教堂艺廊,伦敦,2016,以及苹果艺术中心,阿姆斯特丹,2016)。参与的部分群展包括:“Shape Shifters” (海沃德画廊,伦敦,2018)、“我”(锡恩美术馆,法兰克福,2016)、以及“Eppursi Muove (And yet it turns)” (让大公现代艺术博物馆,卢森堡,2015)。
曹斐
曹斐(1978 年生,中国广州)现工作及生活于北京。曹斐是活跃于国际舞台的中国艺术家。她的作品融合社会评论、流行美学,参考超现实主义并运用纪录片拍摄手法,反映当代中国社会疾速发展的变化。曹斐曾参加过的国际双年展和三年展包括:上海双年展、莫斯科双年展、台北双年展、第15 及17 届悉尼双年展、伊斯坦堡双年展、横滨三年展,以及第50、52 和56 届威尼斯双年展。她的作品曾在伦敦泰特美术馆、蛇形画廊、白教堂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东京宫、路易威登基金会等地展出。2016年曹斐在纽约MoMA PS1举办首个个人展。
近期项目包括2018年香港大馆美术馆个展和杜塞尔多夫K21美术馆回顾展,以及2019年6月在蓬皮杜艺术中心举行的个展,8月APPLE和纽约新美术馆合作的增强现实艺术项目,2020年在伦敦蛇形画廊举办个展。未来计划包括2021年罗马MAXXI国立二十一世纪美术馆个展及2021年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个展。
曹斐于2010年获提名“Hugo Boss雨果博斯艺术奖”及“未来一代艺术奖”。2006和2016年分别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的“最佳青年艺术家”奖项及“最佳艺术家奖”。2016 年获“昆卡双年展”的“Piedra de Sal 奖”。曹斐曾担任2014年第八届柏林双年展策展人遴选委员会评委;2016年荷兰博尼范登当代艺术奖评委;2019年担任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评委,以及劳斯莱斯“缪斯”全球艺术项目艺术家遴选委员会提名人。
达伦·巴德
Darren Bader
达伦·巴德(1978年生,美国康涅狄格州)现工作生活于纽约。由于疫情,现减少了出行。他热爱古典大师的绘画与充分的睡眠。幽默而哀伤、真诚而嘲讽,巴德的雕塑创作被称为“狂妄的异端”和“走投无路的现代主义冷面笑匠”。他以实物雕塑、出售货币、现成品恋物癖、失控的动物、以及将雕塑发射到外太空(失败)而闻名。2019年,他开始从事AR创作。曾于众多艺术机构举办展览,其中包括纽约惠特尼美术馆、伦敦赛迪HQ画廊、洛杉矶Blum & Poe、都灵Galleria Franco Noero、纽约安德鲁·克雷普斯画廊、那不勒斯马德勒当代美术馆、科隆艺术协会、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他参与过于卢森堡让大公现代艺术博物馆、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洛杉矶哈默博物馆、达拉斯The Power Station、维也纳Kunsthalle Wien、波尔图Serralves当代艺术博物馆、巴黎东京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迈阿密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群展。2013年荣获考尔德奖。
KAWS
KAWS(1974年生,美国泽西城)现工作生活于纽约。KAWS因作品对全球不同受众的吸引力而成为一名真正国际知名的艺术家。他创作的标志性图象具有非常高的辨识度;而且,通过“挪用”策略,KAWS创造出可以超越体裁、不受等级制度限制的作品。凭借着作品中展现出的独特敏锐性,精良技艺,以及隐含的幽默和不屑,KAWS在过去二十年内赢得了公众极大的赞誉。他的作品产出非常丰富,横跨艺术设计不同领域,包括绘画、壁画、各种尺寸的雕塑、图像和产品设计、广告参与,以及此次的增强现实(AR)作品。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KAWS的创作都受到传统艺术界之外的观众的喜爱。从他早期对公共领域的介入,到后来置于香港维多利亚港和富士山的大型雕塑,其作品无论是对有阅历的艺术爱好者,抑或从没在博物馆和画廊观看过其作品的人们,都可以引发共鸣。KAWS的创作全然是对人性本身的探索,这或许在其对卡通人物的融合塑造中得到了最佳体现。KAWS的艺术轻松有趣,同时也充满深厚的情感。
妮娜·香奈尔·阿布尼
Nina Chanel Abney
妮娜·香奈尔·阿布尼(1982年生,美国芝加哥),现工作和生活于纽约。阿布尼在其绘画中将“抽象”与“再现”相结合,捕捉当代生活的狂乱脚步。她探讨的话题范围十分广泛,且往往敏感而难解,比如种族、名望、政治、性以及艺术史。此种探讨引起了“信息超载”,但同时又被一种自发形成的秩序所平衡;在这种秩序中,时间和空间被压缩,且身份之间可以互相交换。阿布尼特有的醒目风格充分展现了二十一世纪定义人们生活的流动性与同时性特质。她的作品被世界各地收藏,其中包括布鲁克林博物馆、迈阿密卢贝尔家族珍藏馆、布朗克丝艺术博物馆,以及中国香港的伯格收藏。阿布尼的首次美术馆个展于2017年在美国进行巡展——从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纳希尔艺术博物馆到芝加哥文化中心,再到洛杉矶,由洛杉矶的当代艺术学院和加州非裔美人美术馆联合举办,以及纽约州立大学帕切斯学院的纽伯格艺术博物馆。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1967年生,丹麦哥本哈根)对自我的感知、运动、具象经验和感受的兴趣驱动着他的艺术创作。他努力将艺术的主题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对他来说,艺术是将想法在世上付诸于行动的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埃利亚松的作品横跨不同媒介:雕塑、绘画、摄影、影像、装置、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从不被博物馆和画廊所限制,他的艺术实践还包括建筑项目、城市空间里的发明、艺术教育、政策制定以及可持续性和气候变化等问题;这种广泛的维度使得更多的民众可以参与进来。埃利亚松在冰岛和丹麦长大,于1989年至1995年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他于1995年移居柏林,成立了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工作室;该工作室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庞大的团队,人员包括工匠、建筑师、档案员、研究员、行政人员、厨师、程序员、艺术史学家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埃利亚松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了无数大型个人展览及项目——其中包括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威尼斯双年展、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柏林的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圣保罗SESC Belenzinho、SESC Pompeia和圣保罗州立美术馆、丹麦汉勒贝克的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路易威登博物馆、斯德哥尔摩现代美术馆、上海龙美术馆、首尔三星美术馆李馆、洛杉矶Marciano基金会以及北京红砖美术馆。2019年七月,埃利亚松的展览“现实生活”在伦敦泰特博物馆开展;2020年,该展览迁至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在2017年,埃利亚松第一次与Acute Art展开合作,制作了艺术作品《彩虹》,其灵感来自于他对自然现象和感知的痴迷。2012年,埃利亚松和工程师弗雷德里克·奥特森一起创立了社会企业“小太阳”,这个全球性的项目为电力资源匮乏的社区提供干净、实惠的能源,通过售卖“小太阳”太阳能台灯和充电器来鼓励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提高全球对平等供应能源和光能的必要性的认知。2019年,埃利亚松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任命为可再生能源和气候行动亲善大使。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刻加入UCCA会员,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86 10 5780 0200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展览信息